並非每個省錢的小竅門都能真正省錢。事實上,許多人所信奉的節儉習慣最終在長遠來看反而花費更多。最近的一個Reddit帖子列舉了數十個捷徑適得其反的例子。 汽油是最常見的罪魁禍首之一。人們承認為了節省幾分錢而橫穿城鎮,結果浪費了時間和燃料。為了小折扣而多次停靠的雜貨購物往往也有同樣的效果,一位評論者表示,這種方式很少能節省超過幾美元。 大宗購買也受到批評。雖然大批量購買可以降低單價,但產品往往會變質或被遺忘。有些人甚至承認,因為手頭有多餘的東西而吃得更多,這違背了大宗購買的初衷。 其他人警告說,便宜的商品通常最終會變得昂貴。有人說他們的父親多年來至少買了十個無繩電鑽,結果都在一年內壞掉。一個優質的電鑽可以使用幾十年。同樣的教訓也適用於衣服、鞋子和家電,便宜的版本導致了痛苦、挫折和重複消費。 追逐信用卡積分、僅僅為了優惠券而購買東西或跳過維護等財務習慣也名列前茅。短期內看似省錢的做法,往往在後期變成更大的開支。
261