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國人其實挺怕死的,連「死」這個字都不願意直接說出口。平時聊天都說「走了」「百年以後」,好像只要不提它,它就不會來。可有意思的是,嘴上避諱,生活裡卻處處圍著「怕死」打轉:買保險、買理財、拼命存錢,生怕將來有病災、養老沒著落。仿佛把錢攢夠了,就能把命運擋在門外。這背後有歷史的影子:以前生個大病可能真得賣房賣地,全家遭殃。現在雖然條件好多了,可醫療、養老的不確定性還在,大家總覺得「得多留點後手」。問題是,這種安全感是用省出來的。很多人活著的時候捨不得花錢去玩、去享受,總想着「以後用」,結果錢是留住了,可青春沒了,身體垮了,跟家人朋友在一起的好時光也錯過了。老一輩尤其明顯,為了孩子拼命攢錢,自己過得清湯寡水;年輕人又夾在中間,想及時行樂,又怕沒保障,心裡拧巴得很。最後就形成一種奇怪的狀態:表面上不談死,骨子裡卻天天在為死做準備。看起來是在努力活得更安全,其實活得更焦慮。
14.23K